全國熱線:0755-26905858
發布時間:2020-05-18 來源:梵天管理 瀏覽數量:31171
日前,國內二手車大型經銷商澳康達宣布推出“公平賣”。該企業表示只賺取合理利潤,毛利不超過5%,如有多出的部分,50%將返贈給車主。對此,行內產生不同的聲音。有車商認為,此舉只是車市低迷現狀下的一種營銷噱頭。也有業界專家稱,這種做法將有助于解決行業痛點,逐步成為二手車規范服務標準。但無可否認,近年有個別二手車經銷商及電商平臺圍繞買賣的差價,開展過類似的營銷模式,均由于行業特性遭遇過不同的挫折。那么,這次“公平賣”能否邁過這些坎?
澳康達實施“公平賣”后客戶賣車量增加30%
近期,二手車大型經銷商澳康達推出了“公平賣”。澳康達總經理陳祥達介紹,“公平賣”,顧名思義就是針對車主賣車能夠獲取更加公平的價格。每次收購車輛,澳康達只賺取合理利潤,毛利不超過5%,如有多出,50%返贈給車主。比如說,車主將車賣給澳康達,假設收購價為20萬元,則澳康達賺取的毛利不超過1萬元(20×5%),若最終售價高于21萬元,多出部分的50%將返贈于賣車的車主。陳祥達指出,澳康達賺取不超過5%的毛利,包含場地費、人工費、財務成本等。而在車輛收購回來后,將進入澳康達專業檢測、整備等環節,以提升車輛品質,使該車能夠賣出更高的價錢。
由于澳康達實行的是一口價銷售,每一臺車的銷售價格在展廳現場、官網和APP都能清晰地看到。同時,澳康達的名車管家也會實時告知車主關于車輛的上市、銷售情況。待車輛售出,名車管家將按照毛利潤不超過收購價5%的方式,精準計算返贈情況,將返贈金返給賣車的車主。南都記者了解到,從實施“公平賣”之后這段時間,客戶賣車增量已經達到30%。
有電商曾推出“保賣”服務產生一些尾款糾紛
其實,近年國內部分大型二手車電商平臺,也曾經針對車主賣車方面,推出相關保障政策。例如有些電商平臺推出的“保賣”服務,經過車輛檢測評估和定價后,賣家車主可以通過其線下保賣店寄售二手車,同時快速獲得至少50%的預付車款,該電商平臺承諾收到車之后14天內結清尾款。車輛將在保賣店進行無差價售賣,買家購買價格即為車主售賣價格。然而,有車主卻反映,由于車輛“賣不出去”,平臺方以各種理由拖欠10%的尾款,結果后來通過投訴曝光的手段才得以解決。
華南地區一名大型二手車經銷商評估師告訴南都記者,該公司兩年前也曾經圍繞減少買賣差價試行類似做法,但后來因為多數車主不滿賣車尾款交付時間拖得太久,導致市場反響平平。
“公平賣”是傳統車商經營模式的創新或有帶動效應
針對這種“公平賣”,廣東省汽車流通協會會長嚴斐認為,是傳統車商在經營模式上的一種創新。作為消費者,也能夠爭取到更大的利益,有助于消費者把自己的車賣出一個合理的價錢。“這是行業頭部企業作出的一種自律表態,無疑會具有帶動效應。”
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一名內部人士則稱,大部分車商的經營理念及規模,還達不到澳康達這種龍頭企業的水平。因此,短期內其他企業無法仿效,要引發行業效應尚需要時間。
焦點“公平賣”能否邁過前人那幾道坎?
那么,“公平賣”的推出,又能否成功避過前人遭遇的幾道坎?
一名不愿具名的某國企背景二手車交易市場負責人指出,澳康達這種做法雖然屬于生產自救行為,但也有可能逐步成為二手車商的行業服務標準。畢竟,誠信透明的做法能夠直擊二手車行業的痛點。談及與之前某些二手車電商平臺推出的“保賣”形式相比,該負責人認為,兩者有相似之處,但并不相同。畢竟澳康達本身就是實體經銷商,而電商平臺是從中介角色嘗試C2B,兩者的基因不同,動機也不一樣。
某二手車電商平臺內部人士私下向南都記者透露,電商平臺在交易環節中,本身面臨眾多不可控的管理漏洞,由于評估師流動性,導致評估師有可能會在評估報告上做手腳,在價格上誤導買賣雙方。相比之下,實體經銷商在這方面的管理可控性會比較強,一旦因為造假出問題,將可能受到整個行業抵制。他認為,同樣是保障車主賣車價格的公平性及合理性,規模類實體經銷商對內外風險的把控能力會較強。
本文來源:南方都市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