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國熱線:0755-26905858
發布時間:2019-07-10 來源:梵天管理 瀏覽數量:30653
中國車市迎來12個月以來的首次增長。
日前,乘聯會公布了6月份國內汽車的銷量數據。數據顯示,今年6月,國內狹義乘用車銷量達176.6萬輛,同比增長4.9%,環比增長11.6%。國內車市在經歷12個月的寒冬后,首次迎來了銷量的增長。
其中,6月國內轎車銷量為88.7萬輛,同比微增2.2%,環比增長10.3%;MPV 銷量為12.2萬輛,同比下跌6.9%,環比上漲13.7%;SUV銷量達75.7萬輛,同比大增10.5%,環比增幅也超過了十個百分點,為12.9%。
可以看出,轎車仍是最暢銷的車型,SUV次之,MPV雖然占比較低,但環比上漲較快。
清“國五”庫存車是6月銷量增長的主要原因。
7月1日,“國六”排放標準正式實施。如果經銷商沒能在此之前將“國五”車型拋售掉的話,剩下的車就必須由經銷商自己交購置稅、上牌、當成二手車處理掉。因此在6月份,全國的經銷商都在瘋狂降價清空“國五”庫存車。巨大的終端優惠吸引了很多消費者購買“國五”車,也是6月汽車銷量增長的主要原因。
新能源汽車增幅巨大,新能源乘用車正逐步走向成熟。
根據乘聯會數據,6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13.4萬輛,環比增長38.7%,同比增長98.7%。車業雜談認為這同樣是受政策影響。因為6月是補貼退坡過渡期的最后一個月,很多消費者為了能拿到補貼,紛紛選擇了趕在25號這個節點之前購車。從而刺激了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的增長。
不過,相信就算沒有這樣的政策,新能源乘用車6月也會延續前幾個月的增長態勢(只是增幅可能會稍低一些)。
今年上半年,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57.7萬輛,同比大增65.9%。可以說,新能源乘用車正在擺脫對補貼的依賴,逐步走向成熟。
合資車企仍是主角
分廠商來看,2019年6月,上汽大眾、一汽大眾、上汽通用狹義乘用車銷量位居前三位,其銷量分別是15.4萬輛、15.1萬輛和14萬輛。東風日產以10.7萬輛位居第四位。吉利汽車、廣汽本田、長安汽車、東風本田、一汽豐田和上汽通用五菱分列第五至第十位。
可以發現,合資車企依然是6月車市的主角。合資車企在銷量前十的車企中占據8個席位,而自主車企只有2個。
其中,上汽大眾6月雖然憑借15.4萬輛的銷量重新奪得第一,但同比下跌9.94%;環比微增,增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。
吉利汽車6月銷量9.1萬輛,環比增長0.63%,同比下跌29.25%。從累計銷量來看,盡管仍在中國品牌銷量中排名第一,但上半年累計銷量仍較去年同期下滑14.99%。
另外,長安汽車6月銷量6.8萬,在廠商銷量排名中居第七,闊別前十兩個月,長安汽車終于回歸到榜單之中。
預計7月銷量不會很樂觀
正如前面所說,6月國內汽車銷量的增長主要原因在于“清庫存”,而隨著“國五”車拋售完畢,7月的銷量必將受到影響;同時7月本來就是汽車市場的傳統淡季,因此可以預計,7月的汽車銷量不會很樂觀。除此之外,“國六”車現車不足的情況也會影響到之后的銷量。
結語:6月國內乘用車的銷量迎來了12個月以來的首次增長,讓人看到了車市回暖的希望,但車業雜談認為,后續還有可能出現銷量下跌的情況。此外,吉利等自主品牌銷量的下滑也令人擔憂,未來自主品牌或將受到更嚴重的擠壓。